
——寸有所长
“尺短寸长”,这是个成语。它源于《楚辞•卜居》中的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”意思是说,由于应用的地方不同,一尺也有显得短的时候,一寸也有显得长的时候。现实生活中,常用来它来比喻每个人都有长处都有短处。
下面,我便给大家说一个有关“寸有所长”的故事,一个就发生在大家身边的真实的故事。这个故事源于一位同学的日记,现摘录全文如下:
今天上午,随着一阵“铃铃铃……”的铃声,第一节语文课下课了。
一个同学走过去,两个同学走过去……甚至有同学直接从我的抄写本子上踩过去。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。眼看着就要上课了,我的抄写本却依旧安然地躺在原地。看着布满脏脚印的我的心爱的抄写本,我既是伤心,又是气愤。弯下腰,我正想着自己把那本子给捡起来的时候,却有另一只手抢在了我的前面。
“哦,是凌婷婷的。嘿,凌婷婷,这是您的本子。”这只手的主人一边微笑着说着话,一边用手轻轻掸了掸我那本子上的灰尘,然后将抄写本向我递了过来。
我笑着向他致谢。他没有多话,只是腼腆地冲我一笑,然后便飞一般跑开了。
看着他远去的背影,我情不自禁想起“乐于助人”这样一个很是老土的词语。是呀,他真是个乐于助人的人呢!可是,我这样满心欢喜的时候,却又有了许多忧虑:其他同学为什么宁愿踩着踏过去,却不愿帮着我给捡起这小小的一个本子来呢?班主
对了,我还没告诉大家这位好心人是谁呢?他不是别人,他就是我们班的陈玉同学(笔者注:陈玉同学是一位严重智障儿童,因为是非概念非常模糊,平日里没少给大家伙儿添麻烦)。想不到吧?嘿嘿,人不可貌相呢!
日记到此全部结束。这篇日记的作者是我们班的凌婷婷同学。征得其本人的同意,为追求行文的流畅,部分内容作了少许改动。值得一提的是,末了,作者似乎余兴未了,还即兴于文末创作了一幅简笔画——画的主体内容是一个满脸阳光的小女孩(看情形,应该是指作者自己)。此外,自小女孩的嘴边还引出两句旁注:陈玉的心真好!陈玉真是个好心人!
听罢,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?仔细想想陈玉同学的好,是不是让大家感觉特别惊讶呢?其实不然!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呢!同学们,感谢我们的凌婷婷同学吧,是她再一次用鲜活的事实让我们感知到这个世界的美好,明白全面客观看待事物的重要;也感谢我们的陈玉同学吧,因为他的精彩,我们也再一次领略到行动的可贵,体会到“爱,只在举手投足之间”这个颠簸不破的哲理。
是呀,别在意自己曾经做过什么,关键是你现在在做什么。寸有所长呢!相信自己,你本可以做得更棒!